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TOP100!赛迪发布《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可免费获取)

2021-09-06 来源:赛迪培训 

一、研究对象




《2021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的研究对象结合了民政部2021年5月发布的《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以及截至2021年4月全国各地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全国(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市辖区和林区以外的1870个县级行政区划(包含388个县级市、1313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9.png

二、主要发现


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新变化:县域户籍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但仍占中国户籍人口总数六成之多;县域GDP 稳定增长,但占全国GDP比重持续下降,且县域间GDP差距显著;中国县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贡献率有所下降。


2021年赛迪百强县区域分布不均,东部优势明显。中国县域经济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占3席。


百强县近三年来区域分布格局变化较小。东部入榜县域数量达到65个,仍以绝对优势抢占鳌头,但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中部地区县域上榜数量维持22个,但总体看年均有所增长,上涨势头较强;东北地区趋于平稳,上榜百强县的县域数量保持3个;西部地区县域上榜数量波动中保持增长,2021年新增2个。


百强县规模实力突出,“千亿县”达到38个。 2020年,百强县中GDP突破千亿级别的县域达到38个, 较上年增加5个。


百强县发展水平较高,可与“粤苏浙鲁”并肩。与部分经济大省相比,2020年,百强县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低于广东省和江苏省,高于浙江省和山东省,彰显出百强县强劲的经济实力与较高的发展水平。


百强县投资拉动增长显著,工业支撑经济发展。2020年,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平均水平为3.9%,高于全国水平2.7%。


百强县富民与强县并举,城乡走向共同富裕。2020年,百强县人均GDP达到11.2万元,百强县人均GDP 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从国际大循环“供给泵”向双循环末端“压舱石”加速转变;县域经济发展主体从产业配套的承载地向工业经济的主阵地加速转变。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跃升: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机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2345”发展方略,即构建两大体系、树立三大新县域观、激活四大动力、搭建五个平台。


三、综合篇


 多维透视县域经济新发展


人口规模



◆ 中国县域户籍人口数量逐年减少10.png

财政水平


◆ 中国县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贡献率有所下降11.png


住户储蓄



◆ 中国县域住户储蓄存款余额稳定增长12.png

产业结构


◆ 中国县域二产主导地位渐失,三产占比稳步提升13.png



工业对比




◆ 苏浙豫鲁四地县域工业实力相对较强

◆ 江苏省县域GDP均值高居首位,县域间差

14.png

◆ 江苏省县域GDP均值高居首位,县域间差距显著



质量效益

16.png

四、百强县篇



17.png

 未来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新趋势

1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