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专家解读|机器人产业该如何高质量发展

2021-09-06 来源:王洪波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蓬勃发展。在“2021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强国论坛暨第一届数字化智造博览会”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洪波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机器人产业该如何高质量发展。他认为,面对新发展阶段,要抓紧机遇,从多维度进行融合创新,助推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2.png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洪波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蓬勃发展。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分析,这里面包含了最新的数据;第二部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分析,分析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力量。




▍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机器人整个全产业链大体上分为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本体制造、应用场景这三个大块。在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这部分,还放入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外的零部件,我们认为这些也是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同时,在软件层面上,我们也列入了很多维度。在机器人本体制造这部分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工业机器人,第二类是服务机器人。在应用层面,我国目前是机器人应用的第一大国。




我们可以通过2019年机器人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来做进一步的了解。




工业机器人发展特点




工业机器人领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019年全球销量首次下滑,中国产销量小幅下降,市场潜力有待释放。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37.3万台,降幅11.6%;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8.7万台,降幅6.1%,销量15.3万台,降幅2.1%;我国机器人密度为187台/万人,远远低于韩国和日本。




国产厂商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占比过半。在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中,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约5.9万台,国产占比从上年的36.3%提升至38.6%;从产品类型看,多关节机器人中国市场销售占比超50%。




食品饮料、3C等行业国产化率提升,鞋服、日化等新兴行业需求日益显现。2019年,国产机器人在食品饮料、3C等行业销量占比提升,在汽车、金属加工等行业有所下降;在市场价值驱动下,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持续拓展,在鞋服、日化等新兴行业需求日益显现。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发展特点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2019年,我国市场规模约为1857亿元,同比增长3.1%。大家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非常小口径的统计数据,事实上全口径的国家系统集成的业务超过万亿元。搬运码垛应用占比小幅提升,说明我国的机器人应用还停留在机器人应用相对较低端的层面上。




服务机器人发展特点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主要有以下特点。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一段时间内会迎来服务机器人在市场上的爆发。2019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约为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1%,很少有行业能够达到这样高的增长率,而服务机器人行业已经这样好几年了;销量约为2337万台,同比增长34%。




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9.4%,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在很多酒店餐厅里面已经有服务机器人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提供服务,而且很多人的家里面应该都有一台扫地机器人,这些都是服务机器人。可以说,整个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之中。




新兴技术有望助推服务机器人局部市场爆发,家务、医用等领域发展迅速。智能机器人、仓库拣选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领域有望取得较大技术突破;目前,场景高频需求带动最成熟的是家务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刚性需求推动发展迅速的是医用机器人和养老助残机器人。




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共服务/特种机器人依赖关键场景。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产品具有明显的大众消费属性,终端客户最关注产品的价格及易用性。公共服务/特种机器人依赖关键场景,以及面向该场景提供高效且可复制性强的标准化产品。




核心零部件发展特点




核心零部件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是行业从业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多年来,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受制于日、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巨头,影响了国产机器人的性能、质量和价格。近年来,在众多本土企业的努力下,关键瓶颈的自主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本土迭代加速发展,目前看来与我们所理解的一般硬件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传统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主要负责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控制机器人在工作空间内的运动轨迹等;伺服系统,主要用于驱动机器人的关节,用于控制速度与转矩,以及位置控制;减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用于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目前这些在国内都有了很好的国产供应商。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我国的机器人将会迎来快速的组装时代。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机器人本体集成类企业可以看到,一些本体集成类企业已经快速发展。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关注软件系统的发展。事实上,当前整个机器人产业都在不断地向产业链的高端进发,从传感器这个维度再往上延伸,最后延伸到“卡脖子”工程就是芯片的生产制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会越来越智能化,继而推动智能产业向更智能化、更自主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感知或决策层面的传感器,将成为影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