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工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圆满结束
2025年3月29日至4月3日,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工信厅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承办的山东省“人工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在赛迪产业园(工信部党校)成功举办。山东省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以及部分省属企业的分管负责同志共约170人参加培训。

图1:培训现场图
3月30日上午,山东省“人工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省工信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孙志强主持开班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山东省工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安文建做开班动员讲话,工信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王振出席开班仪式。

图2:开班仪式
本次研讨班为期5天,采用“政策解读+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案例剖析”的培训模式,邀请到中国工程院、赛迪研究院、信通院、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就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AI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内容展开专题辅导,通过理论传授、案例讲解等引导学员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为什么要发展人工智能,探讨如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策略路径。

图3:专题授课
本次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安排专题授课的同时,组织学员走进中关村、亦庄智能院、中科院、美团、用友、梅卡曼德机器人等研究院所和头部企业开展了现场教学,学习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及行业发展的实践案例,感受AI为产业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

图4:现场教学
结合地区实践,山东省科学院情报所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亮,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总经理庞松涛,分别分享了“产业大脑+晨星工厂”实数融合新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方案,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刘源超介绍了“AI+陪跑”赋能产业服务计划,共同助力地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图5:模式、方案讲解
在研讨交流环节,学员们结合各区县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探讨了如何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人工智能+制造”发展路径。为了提升研讨效果,本次培训班邀请了赛迪研究院新型工业化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等8个与人工智能紧密关联的研究所(中心)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分组研讨。学员们表示,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指导找到了更贴合地方实践的路径方法,希望把本次培训的所学所获带回到工作岗位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山东全省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图6:分组研讨
为保证培训效果,交流中心和山东省工信厅在前期进行了充分沟通,围绕“人工智能+制造”主题,构建了前沿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帮助学员真正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强劲动能。同时,本次培训班周到细致的组织和服务,受到了学员的纷纷好评。下一步,交流中心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与山东省各地区的业务联系,通过“AI+”为地方发展“陪跑”和赋能,并将继续组织“AI+”主题的高层次培训班,促进市县干部和企业负责人领导能力提升,赋能各地“AI+制造”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